新青年·新德工丨从接驳到送别,1200名志愿者书写音乐节最美“新青年答卷”
新青年·新德工丨从接驳到送别,1200名志愿者书写音乐节最美“新青年答卷”
新青年·新德工丨从接驳到送别,1200名志愿者书写音乐节最美“新青年答卷”大众网(dàzhòngwǎng)记者 李敏 通讯员 郭森 德州报道
5月31日至6月1日,金辰地产·2025德州天衢新区新青年音乐节燃情开唱,为全国各地乐迷带来了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。在舞台之外,德州工程职业(zhíyè)学院(以下简称“德工院”)1200余名(yúmíng)青年志愿者用(yòng)青年的热血与担当(dāndāng)构筑起志愿服务保障网,用汗水与坚守(jiānshǒu)书写下德工学子的“新青年答卷”。
在德州东站、德州火车站、澳德乐时代广场、德州学院等乐迷(yuèmí)接驳点以及崇德(chóngdé)八大道(dào)、崇德十大道、太阳能小镇等乐迷停车点,志愿者们(men)早早抵达各自点位,他们举着指引牌穿梭在车流中(zhōng),热心引导乐迷有序乘车、停车,耐心为乐迷指引路线,单日(dānrì)引导超6000人次有序乘车,超3000车辆有序停车,为抵达德州的乐迷留下厚道德州、好客德州的第一印象。
在入口处的(de)安检(ānjiǎn)通道前,志愿者们精神抖擞地坚守在安检岗位,“抬手安检、礼貌指引”的标准动作,“请(qǐng)您配合检票,谢谢!”的礼貌话语,萦绕在会场内外。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热情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为音乐节的安全有序(yǒuxù)进行,牢牢把住第一道关卡。
环境(huánjìng)提升组的(de)180名志愿者承担着最(zuì)繁重的保洁任务与清场“硬仗”。两天的时间里,他们手拿垃圾袋和长柄捡拾夹,往返穿梭于场地各个区域。当最后(zuìhòu)一支乐队结束演出,环境提升组的“硬仗”才刚刚开始。他们将散落的垃圾清扫、集中、装车,当最后一辆垃圾车驶出园区,他们才放心地结束一天的工作,他们用双手(shuāngshǒu)托起(tuōqǐ)的不仅是垃圾,更是德工院青年的担当底色。
这支涵盖德工院(dégōngyuàn)各个二级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团队,早在(zài)筹备期便历经3轮岗前培训。音乐节(yīnyuèjié)结束后,乐迷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:“走的时候地上都是垃圾,志愿者们都在清理卫生,在门口给我们击掌说下次见,太鲜活(xiānhuó)了。”“大学生志愿者给我的感觉真的满分,我带(dài)着六岁的侄女,给我们送水、送冰、送零食,出场的时候蹲下来和她打招呼击掌,这是她第一次去音乐节,回来告诉我下次一定还要带她来。”诸如此类(zhūrúcǐlèi)的评论还有很多,金杯银杯不如乐迷的口碑,德工院青年志愿者用(yòng)自己的坚守(jiānshǒu)和汗水,赢得了乐迷的一致认可和肯定。
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,更是成长(chéngzhǎng)的双向奔赴。一直以来,德工院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,与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(liánhé)会联合成立“德工红”雷锋驿站(yìzhàn),打造(dǎzào)“德工红”志愿活动IP,同学们在“德工红”志愿服务活动中淬炼出的沟通(gōutōng)能力、应急处置能力,为圆满完成新青年音乐节志愿服务工作奠定了(le)坚实基础,这正是新时代职业教育“实践育人”的生动注脚。
当(dāng)摇滚旋律与青春誓言在夜空中交织,这1200个奔波的身影早已成为音乐节最动人的“彩蛋(cǎidàn)”—— 他们用晒红的脸颊和永不褪色的笑容,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(jīngshén),在“新青年”的每一寸土地(tǔdì)上生根发芽。
大众网(dàzhòngwǎng)记者 李敏 通讯员 郭森 德州报道
5月31日至6月1日,金辰地产·2025德州天衢新区新青年音乐节燃情开唱,为全国各地乐迷带来了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。在舞台之外,德州工程职业(zhíyè)学院(以下简称“德工院”)1200余名(yúmíng)青年志愿者用(yòng)青年的热血与担当(dāndāng)构筑起志愿服务保障网,用汗水与坚守(jiānshǒu)书写下德工学子的“新青年答卷”。
在德州东站、德州火车站、澳德乐时代广场、德州学院等乐迷(yuèmí)接驳点以及崇德(chóngdé)八大道(dào)、崇德十大道、太阳能小镇等乐迷停车点,志愿者们(men)早早抵达各自点位,他们举着指引牌穿梭在车流中(zhōng),热心引导乐迷有序乘车、停车,耐心为乐迷指引路线,单日(dānrì)引导超6000人次有序乘车,超3000车辆有序停车,为抵达德州的乐迷留下厚道德州、好客德州的第一印象。
在入口处的(de)安检(ānjiǎn)通道前,志愿者们精神抖擞地坚守在安检岗位,“抬手安检、礼貌指引”的标准动作,“请(qǐng)您配合检票,谢谢!”的礼貌话语,萦绕在会场内外。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热情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为音乐节的安全有序(yǒuxù)进行,牢牢把住第一道关卡。
环境(huánjìng)提升组的(de)180名志愿者承担着最(zuì)繁重的保洁任务与清场“硬仗”。两天的时间里,他们手拿垃圾袋和长柄捡拾夹,往返穿梭于场地各个区域。当最后(zuìhòu)一支乐队结束演出,环境提升组的“硬仗”才刚刚开始。他们将散落的垃圾清扫、集中、装车,当最后一辆垃圾车驶出园区,他们才放心地结束一天的工作,他们用双手(shuāngshǒu)托起(tuōqǐ)的不仅是垃圾,更是德工院青年的担当底色。
这支涵盖德工院(dégōngyuàn)各个二级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团队,早在(zài)筹备期便历经3轮岗前培训。音乐节(yīnyuèjié)结束后,乐迷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:“走的时候地上都是垃圾,志愿者们都在清理卫生,在门口给我们击掌说下次见,太鲜活(xiānhuó)了。”“大学生志愿者给我的感觉真的满分,我带(dài)着六岁的侄女,给我们送水、送冰、送零食,出场的时候蹲下来和她打招呼击掌,这是她第一次去音乐节,回来告诉我下次一定还要带她来。”诸如此类(zhūrúcǐlèi)的评论还有很多,金杯银杯不如乐迷的口碑,德工院青年志愿者用(yòng)自己的坚守(jiānshǒu)和汗水,赢得了乐迷的一致认可和肯定。
志愿服务不是单向付出,更是成长(chéngzhǎng)的双向奔赴。一直以来,德工院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,与德州市志愿服务联合(liánhé)会联合成立“德工红”雷锋驿站(yìzhàn),打造(dǎzào)“德工红”志愿活动IP,同学们在“德工红”志愿服务活动中淬炼出的沟通(gōutōng)能力、应急处置能力,为圆满完成新青年音乐节志愿服务工作奠定了(le)坚实基础,这正是新时代职业教育“实践育人”的生动注脚。
当(dāng)摇滚旋律与青春誓言在夜空中交织,这1200个奔波的身影早已成为音乐节最动人的“彩蛋(cǎidàn)”—— 他们用晒红的脸颊和永不褪色的笑容,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精神(jīngshén),在“新青年”的每一寸土地(tǔdì)上生根发芽。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