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图书馆以文献特展为高考学子“加油”

体育正文 254 0

湖南图书馆以文献特展为高考学子“加油”

湖南图书馆以文献特展为高考学子“加油”

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7日(rì)讯(通讯员 邓菁岚 王秋云)7日,2025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,1335万考生奔赴考场。同一天,湖南图书馆“‘破天荒’到金榜题名——馆藏(guǎncáng)湖湘科举文献(wénxiàn)特展”正式启幕。展览精选50余件珍贵文献,带(dài)观众穿越(chuānyuè)千年湖湘科举史:从湖南刘蜕“破天荒”进士壮举,到左宗棠三试落榜仍成一代名臣的逆袭人生,用泛黄考卷(kǎojuàn)、金榜真迹和科场秘辛,为当代(dāngdài)学子送上别样的精神鼓励。 “金榜题名”的千年回响(huíxiǎng) 展览首次公开展示《唐摭言(yán)》中“金榜题名”的原始出处。书中记载,唐代诗人何扶登科后写下“金榜题名墨上新,今年依旧去年春。花间每被红妆问,何事重来只一人”,恰如如今的考生在朋友圈晒录取通知书的兴奋(xīngfèn)。而清代刻本《北梦琐言》则重现湖南(húnán)进士刘蜕的故事——这位在唐大中四年(850年),打破荆南(jīngnán)地区(现今湖南)四五十年没有一个考中进士的“天荒解(tiānhuāngjiě)”读书人,用“破天荒(pòtiānhuāng)”一词为后世留下(liúxià)拼搏的注脚。 故纸真迹里(lǐ)的科考百态 展厅中央,泛黄破洞的咸丰七年(1857年)湖南补考乡试题目卷、岳麓书院等学子的课卷手稿,诉说着古人(rén)“十年寒窗”的艰辛(jiānxīn)。同时展出(zhǎnchū)的茶陵榜眼曹贻孙在岳麓书院求学的课卷和光绪六年(1880年)会试卷可见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;茶陵状元萧锦忠的殿试卷文采飞扬,被誉为“清代八股文范本”;而浏阳考生罗德倬的空白(kòngbái)试卷则让(ràng)人忍俊不禁(rěnjùnbùjīn):原来“交白卷”古已有之! 最引人瞩目的是左宗棠兄弟(xiōngdì)的乡试试卷:道光十二年(1832年),兄长左宗植高中解元(全省第一),左宗棠位列第18名。但两兄弟此后多次进京会试,均不第。最终(zuìzhōng)左宗棠成为晚清中兴(zhōngxīng)名臣并收复新疆,左宗植讲学(jiǎngxué)著书与邵阳魏源、益阳汤鹏、郴州陈起诗并称“湖南(húnán)四杰”。展签上一句“考场得失非终点”,引得年轻(niánqīng)观众频频点头。 另类(lìnglèi)“升学”与文脉传承 祁阳县罗乐庵报捐监生户部执照等实物,揭秘(jiēmì)了古代“捐纳制度”——财力雄厚者可通过捐钱获得科举资格,堪称“另类升学途径(tújìng)”。展览尾声(wěishēng),清光绪年间拍摄的湖南时务学堂创始人合影照片、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与(yǔ)民国雅礼中学毕业证书并列,勾勒(gōulè)出科举废除后中国教育的转型之路。 策展人(rén)表示,特意选在高考日开展,是想告诉学子们:从八股文到新高考,考核形式在变,但湖湘人‘破天荒(pòtiānhuāng)’的进取精神从未改变。 开展首日,一位(yīwèi)父亲驻足在光绪《湖南通志·选举志》展页前良久,这页定格两湖分闱后(hòu)首位解元佘凤举在51岁中举的事迹(shìjì)让他感触颇深,对儿子说:“古人半百之年还(hái)能逆袭,你的‘人生大考’何必急于一时?” 展览将持续(chíxù)至9月30日。这些跨越千年的科举故事,或许能带给考生(kǎoshēng)们一份豁达:金榜题名固然(gùrán)可喜,但人生的精彩,永远不限于一场考试。
湖南图书馆以文献特展为高考学子“加油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