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军装梦圆,92岁老兵重拾青春记忆

体育正文 248 0

军装梦圆,92岁老兵重拾青春记忆

军装梦圆,92岁老兵重拾青春记忆

“老前辈,我是人武部的,今天来给您送军装,您看是不是和当年在(zài)抗美援朝战场(zhànchǎng)上穿的一样?” 近日,在毕节市(bìjiéshì)七星关区燕子口镇,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焦阳右老人,终于再次穿上那件“曾经”的军装。一时之间,时光仿佛倒流(dàoliú)了(le)70年。 今年春节前夕,七星关区燕子口镇人武部开展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活动(huódòng)。当得知焦阳右老人心中还有一个(yígè)“想再穿一次志愿军(zhìyuànjūn)军装”的夙愿时,镇人武部部长黄余波动情地说:“一定要帮老人圆梦!” 这不是(búshì)一件普通的军装,而是一段记忆的载体。 年轻时的焦阳右,投笔从戎,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(zhànchǎng)。在枪林弹雨中,他(tā)与战友们并肩作战,用血肉之躯筑起抗击侵略的钢铁长城。直至今日,他头部右侧仍留有当年弹片留下的伤疤(shāngbā)——那(nà)是战争的印记,也是荣光的见证。 1958年,焦阳右退役返乡。在金竹村大坪组,他(tā)将自己的热血青春埋进了田野,但从未忘却那段峥嵘岁月(zhēngróngsuìyuè)。 今年年初,他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国庆阅兵,眼中瞬间(shùnjiān)泛红——那整齐划一的(de)步伐、鲜红的军旗,让他仿佛又回到(huídào)战火纷飞的朝鲜,回到坑道、雪地与战友们并肩战斗的日子。 于是,一个朴素却执着的(de)愿望悄然在心中生根:想再(zài)穿上当年入朝作战时的军装。 老人说出这个愿望时,声音颤抖,却(què)眼神坚定。 “一定要帮老人圆梦!”接下这份嘱托后,黄余波和人武部的同志们(men)四处奔走,在一位收藏爱好者处寻得一件老式军装,本(běn)以为能遂老人心愿,却在核实时发现:这仅是当年的常服(chángfú),并非志愿军将士专属(zhuānshǔ)的、标记有“中国人民志愿军”字样的作战军装。 “不能让老人失望(shīwàng)!”带着这份信念,人武部多方查证、联系老兵后代、查阅历史(lìshǐ)档案,他们找到一位专业制衣师傅,决定(juédìng)按原样定制一套志愿军军装:土黄色立翻领、布质胸标、右衣襟内侧印有“中国人民志愿军”蓝色印章……每一个细节都(dōu)尽可能还原那段历史。 终于,军装(jūnzhuāng)送到了焦阳右老人的家中。 那一刻,老人轻轻抚摸胸前的布标,指尖微颤(wēichàn),久久不语。他缓缓穿上军装,身形微微挺直,虽已满头银发,腰背佝偻,但眼神中,却重新闪烁出志愿军战士(zhànshì)特有的坚毅与(yǔ)自豪。 “这才(zhècái)是我们志愿军的(de)衣服……”他轻声说着,一旁的老伴,早已泪流满面。 这一件“军装”,不(bù)只是一位老兵的青春记忆,更是(gèngshì)一代人家国情怀的缩影。它穿越历史的烟云,唤醒民族的精神底色。 老兵已白发苍苍,但那份忠诚不老(bùlǎo)、信仰不灭的赤子之心,仍在(zài)军装之下熊熊燃烧。 通讯员 王庆泽 糜冬(mídōng)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景雄(chénjǐngxióng) 一审(yīshěn) 方勇二审 田洋三审 欧阳海南
军装梦圆,92岁老兵重拾青春记忆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